常报全媒体讯 近来,常州机械驾校5位“机器人教练”正式上岗。昨天下午,记者进行了近间隔体会。
在没有人工教练的状况下,记者自行上车,翻开车载平板电脑,随即出现一张依据驾校实践场所模仿出现的三维电子地图,依据“机器人教练”提示,能够进行科目二一切操练,一旦车辆遇到妨碍物、后溜、超出安全间隔行进等状况,车辆会进入紧急制动状况而停在原地。
学员王鑫宇现已跟着“机器人教练”学了12学时,行将进入科目二考试。她对“机器人教练”很满足,“学起来明晰、直观、便利,要害能够模仿考试,与正式考试体系无缝联接,增强了考试决心”。
所谓“机器人教练”,是由教练车顶两个“小蘑菇”丈量型天线、一个副驾驭前方的小平板和一套后备箱黑匣子等电子部分组成的智能教育体系。原理是:将驾校场所巨细、训练项目尺度等准确写入计算机程序,经过虚拟现实的三维电子地图和高精度差分技能,计算出教练车的航向、航位,判别车辆状况,使用体系语音、电子显示屏辅导学员练车,并完成模仿考试评判。
这套体系是机械驾校校长高志荣调查了两年,先后造访石家庄、合肥、重庆等地后引入的。“有了机器人教练,1名人工教练员能够一起统筹3台车,对驾校来说能够节省本钱;对学员来说,规范、规范的教育也能大大进步经过率”。
“机器人教练”不只能够进行规范化、规范化、智能化教育,还能够做到“文明教育”“诲人不倦”,它不会由于学员“笨”而气愤,也不会由于学员犯错而谩骂,对教育质量有着弥补进步的效果。在安全方面,“机器人教练”嵌入了 “轿车主动刹车技能”的安全防护体系,具有油门误踩、车辆后溜、车速约束、电子围栏、妨碍预警等防护功用。
当然,“机器人教练”也存在一些缺陷,它不能依据学员的年纪、性情、接受能力等差异做到因人施教,不会感知学员的心情改变,不能与学员进行有用的交流和互动,关于一些如垂头看挡、掏方向窜方向、转向时未回头调查等过错动作,也不能做到全面纠错。
现在,“机器人教练”仅使用于驾校场内的科目二教育阶段,是一种创新和测验,科目三的实践路途驾驭教育还需要教练员随车辅导。因而,“机器人教练”不能彻底代替人工教练员,两者相得益彰、彼此弥补。
记者了解到,常州运管处将依据试点使用状况剖析总结,当令选取部分驾校进行宣扬推行。 蕴轩 宋婧 文/摄
来历:常州日报